金融审计 培养“金融+审计+大数据”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审计专业负责人王家华:金融审计专业是新增专业中唯一的经济学金融学类专业。南京审计大学也是全国第一个获批开办该专业的学校,新专业于2023年9月开始招生。本专业依托审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金融学、审计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遵循学科专业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专业交叉复合。
(相关资料图)
金融监督和金融风险管理领域过去招聘的都是金融专业或审计专业毕业的人才,既懂金融又懂审计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长期匮乏。而金融审计专业顺应经济金融新形势、国家审计事业多学科发展趋势,通过与金融学、审计学、统计学、大数据等方面知识融合,注重思政教育引领,围绕OBE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教育),强化实习与实训环节,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审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金融审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专业胜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良好沟通能力,契合未来金融审计领域发展需要的“金融+审计+大数据”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光明日报记者杨飒采访整理)
资源化学 学科交叉融通促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张慧、鄢红:在“双碳”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资源转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化学工作者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合理、高效及洁净的资源转化和利用问题,形成了化学学科与生态环境、化工材料、工业经济及管理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研究领域——资源化学。
学习资源化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三方面特质。一是具备深厚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情怀,有志于从事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开发、全球治理工作;二是具有理工融合、学科交叉知识背景,掌握扎实的化学及化学与资源交叉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三是具有系统性思维,具备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资源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实践和生产实际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资源化学专业具有新工科特征,涉及多个学科。相关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现“厚理”(数、理、化以及信息科学)基础;实践环节体现“强工”导向,即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资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命、能源、信息、医学、药学、轻工及军工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在化学与资源交叉领域如盐湖资源有效利用、生物质转化与高效利用、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利用等方向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
(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采访整理)
5月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高三学生在教室复习。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数据科学 应对不断变化的数据科学挑战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孔令臣:北京交通大学数据科学专业属于“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及坚实的数据科学基础的学生,探索建立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数据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学生将学习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基础知识,掌握数据科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他们将深入学习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技术,熟悉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基础知识,熟知常用算法。此外,他们还将学习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等与数据科学密切相关的技术,熟练使用SAS、SPSS、R等统计分析软件,精通至少一门编程语言(C、Java、Python、shell)。同时,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熟悉多种操作系统开发环境,能够在实践中应对复杂的数据科学问题。通过项目实践和实习经验,学生将获得实际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他们将学习如何有效收集和清洗数据,并运用统计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和预测。
数据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科研机构或高校继续深造,从事数据科学相关的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参与大规模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处理,研究新的数据建模和分析方法,推动数据科学领域的创新。此外,毕业生还可以在各个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如交通、金融、工业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数据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采访整理)
地球系统科学 开辟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地球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生命系统和人类本身)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地球系统科学是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多学科交叉新兴学科,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前沿方向。
在传统上,通常所说的地学是一个很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空间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从不同侧面研究地球,都拥有悠久辉煌的学科发展历史。
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通过动力、物理、化学和生物基本过程发生着广泛深刻的相互联系和耦合作用。特别是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此外,全球变化还包括平流层臭氧损耗、生物多样性损失、水循环系统和淡水供应的变化、土地退化以及对食物生产系统的压力、海平面上升、高致死性传染病暴发等。妥善应对全球变化及其引发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任务,事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这些新需求、新挑战促使国际科学界不断深化对全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要培养的,是能够引领世界相关力量共同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年轻人。这不仅是其独特的力量,也是其肩负的特殊责任。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乐观。相关部委对地球系统科学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需求。此外,国际组织、可再生能源、保险和灾害预报相关公司此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光明日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
5月30日,河南省温县一中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徐宏星摄/光明图片
生物统计学 服务大健康数据分析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海燕:生物统计学作为教育部审批开设的新专业,于2023年秋季正式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除广东医科大学外,仅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获得了招生许可。生物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关的计算机与大数据挖掘技术,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生物医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能够胜任生物医学领域统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擅长大数据挖掘分析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依托本科生导师制开展生物统计学精英教育和个性化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将科研融入教学和实践,以项目需求引领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统计应用能力。毕业生升学可攻读国内外各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生物(或医学)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公共卫生等方向的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可选择药监局、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内外制药企业、CRO公司、综合性医院、卫生信息中心、金融分析机构、市场调查公司以及统计研究机构等。
(光明日报记者周世祥采访整理)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擦亮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副院长聂丽平:近年来,我国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1年正式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也正在进一步建设完善。2023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关键在人才。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使命担当、宽厚基础、知行合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国家公园相关领域发展趋势,系统掌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具备服务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领军人才。
在培养方式上,该专业将采取梁希实验班、本科生导师制、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模式;实施科教融合,设置科研创新实践类学分,支持并鼓励深造,保研率约40%;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国家公园管理、国家公园规划、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体验与自然教育、国家公园监测、景观与遗产管理等核心课程。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在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建设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监管、社区发展、自然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光明日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
扫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数字人文专业 新时代人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满全:在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发展人文学科、构建人文学科数字环境、推动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问题。鉴于此,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在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全国首个数字人文本科专业。该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和人文科学深度融合所衍生的新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领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数字人文普遍规律、构建数字人文理论体系、开发计算机程序和数字人文产品,培养既掌握数字技术又有人文情怀的创新人才。
数字人文以产教研融合为专业定位,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三位一体。主要面向三大领域:一是面向计算机科学领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研发能力和对计算机科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二是面向人文科学领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解决人文学科问题的能力;三是面向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开发和应用数字产品的能力。
(光明日报记者唐芊尔、高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7日 15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