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量大了,我们同事也忙了”,一位武汉二手房中介说,他负责的小区,去年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两三套房,春节过后每天能成交一套。


(相关资料图)

春节后,国内楼市迎来一波小阳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7.1%。另据贝壳研究院数据,同期,全国二手房交易额同比增长51.2%。

但并非所有房产经纪公司都成功熬到了春天。

4月底,字节跳动放弃线下房产业务,将小麦房产整体转让给麦田房产;继从上海、香港等地撤退后,老牌房产中介Q房网宣布关闭深圳区域所有直营门店。

行业经历了一次行业出清:小鱼被淘汰,大鱼生存了下来。

一季度,贝壳总交易额(GTV)为9,715亿元。同比增长65.8%,净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长61.6%,经调整净利润为35.61亿元,上年同期为2800万元。不难看出,贝壳的业绩要优于同期大盘。

在周期论中,中国房地产行业3年要经历一个小周期、5年一个中周期、10年一个大周期。过去三年,贝壳刚刚熬过一个完整的小周期。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供给不确定、需求不确定、条件也不确定、意愿也不确定的市场。”时任贝壳CEO的彭永东2019年接受《晚点 LatePost》采访时曾如此描述。而这种不确定性在此后的两三年间非但未见消散,反而更浓,“从长期来看,我们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无疑充满挑战,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彭永东在2021年中说道。

进入2023年,贝壳和它所处行业的境况都要乐观许多——楼市温和复苏,房企风险出清;贝壳完成在港双重上市,消除了美股被迫退市的风险,经历过一轮降本增效之后,组织效率得到提升。

从一季报看,贝壳显然已从谷底爬了出来。但新的周期才刚刚开始,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性的增长,是贝壳需要直面的问题。

下一个周期,贝壳能再赢一次吗?

A

贝壳一季度业绩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

一季度,贝壳总交易额为9715亿元,同比增长65.8%。其中,存量房业务GTV达6,643亿元,净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49.3%;新房业务GTV达2,779亿元,净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42.2%。

这与大环境持续改善有关。受益于房地产市场复苏,季节性红利释放,再叠加此前积压的需求,一季度楼市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交易快速起量。

贝壳复苏的脚步显然受益于此,而优于大盘的业绩表现,则与贝壳的战略有关。

2014那一年,贝壳创始团队用了60多个整天来反复讨论一件事——到底是像大多数企业一样,选择做一个独善其身、小而美的本地企业?还是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去改变行业、走向全国,成就一番大事业?

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尽管这一想法最终落地要晚了几年。2018年,贝壳找房上线,通过ACN(经纪人合作网络)构建平台模式,将存量房交易(包括二手房交易及租赁)划分为多个环节,允许跨品牌和跨门店交易,除链家、德祐外,其它中介公司也可接入该网络。

相比自营模式,轻资产的平台模式的好处是,市场下行期耗费经营成本较少,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市场回暖后,平台依靠遍布于各地的门店,又能更快起量,且非链家门店多位于二线城市及以下,这些城市也是政策最先松绑的地区。

基于模式的敏捷性,贝壳收获了市场回暖的红利。财报也证实了这一点。贝壳存量房业务中,来自平台服务、加盟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的收入增加111%至14亿元,高于平台收入增速。

除房产交易恢复高增长外,贝壳一季度收入增速高的另一原因是,家装家居及新兴业务(房屋租赁等业务)都录得高增长。

2021年,贝壳发布了“一体两翼”战略,其中“一体”为房产交易赛道,“两翼”为家装家居赛道与租房赛道。

如今,贝壳的“两翼”业务开始起飞。财报显示,一季度,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为1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54.3%,新兴业务及其他的净收入为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亿元增长222.1%。

而因家装、租赁等业务位于房产交易链的下游,与房产交易有着协同效应。一旦“一体”业务复苏回暖,也将为“两翼”业务带来持续的活水。

从波动市场里爬出来的贝壳,经营的稳健度也有所提升。

去年,贝壳调整了开发商合作门槛,至四季度,国有房企销售占比提升至45%。国有房企的特点是负债情况更为健康,市场回暖后交易情况能更早反弹。

同时,其推行开发商预付佣模式,预付佣占总佣金比例由第一季度的20%提升至四季度的44%。国金证券报告显示,一季度贝壳新房业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为59天。

经营效率提升反应到财报上,即毛利率和净利润水平的提高。一季度,贝壳毛利率为31.3%,2022年同期为17.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35.6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800万元。

显然,贝壳在行业低谷期的改革,其效果已然反应到了财报上。

B

在一季度市场复苏的背景下,贝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而资本市场对此的关注是,贝壳的高增长能否持续。

毕竟,贝壳所处的行业刚刚经历过一段艰难时刻。2020年下半年,“三条红线”政策发布,此后房企信贷“五档管理”、土地出让“两集中”制度陆续出台,以往的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再难为继,头部房企经历了一波大浪淘沙式的变局。叠加疫情因素、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势头迟迟未能扭转。

身处在监管收紧、市场动荡的大环境里,当时的贝壳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被彭永东定义为“艰难”的2021年的业绩会上,贝壳执行董事、CFO徐涛形容,2021年,贝壳是“前所未有的难”。

贝壳与行业内的所有公司经历了一场大考——考验着管理团队和组织的每一个人,考验着行业过往重规模、轻质量的增长模式。

所幸,这场大考终究结束了。从宏观角度看,经历过下行周期后,在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下,房企加快风险出清,淘汰了一部分不合格玩家;一系列稳楼市政策出台,房产市场陆续回暖。

据《华夏时报》报道,杭州市余杭区的瓶窑镇、中泰街道限购放松。外地户籍仅需1个月社保即可购买新房或二手房,本地户籍购房无社保要求,购买二套不受落户5年限制。除杭州,近期还有包括南京、济南、长沙、厦门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对限购政策进行了放松,其中部分城市采取了局部放松的做法。

行业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与一两年前相比,来自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已被极大削减,贝壳面对的市场环境更加清晰。

去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贝壳等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如果贝壳连续三年均未向美国开放审计底稿,将会被限制在美股交易。

不过1个月后,贝壳找到了解决方案。5月11日,贝壳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形式返港的中概股,消除了“退市清单”的负面影响。

C

一家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增长,更在于管理者的战略考量。

今年5月20日,左晖去世两周年,彭永东发文纪念。在他看来,这两年经营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解题的过程。“在若干时刻,我更能理解老左曾经说过的某些话,这就是精神的共鸣吧。”

这两年,在经营端,贝壳解开了许多难题,比如如何提高组织效率。年初,彭永东公布了贝壳年度OKR,KR中包括“做难而正确的事”,用文化价值观战胜“大企业病”。

2022年,与很多大公司相同,贝壳完成了内部的降本增效,这是一段艰难的过程。突破目标的兴奋、身在一线的共鸣、挥别同事的伤感……这些无一不让彭永东难以忘怀。

但站在更高的维度,这是房产经纪行业在供给端出清的必经之路:下行周期中,优质经纪人和门店保留了下来,产出效率更高的产能留存,自然会带动公司效率的提升,释放公司利润。

2021年年末,贝壳这艘大船重新设定了航向,发布了“一体两翼”战略。据《晚点LatePost》报道,“两翼”业务是彭永东最关心的业务,他会现身新业务讨论会,和事业群员工一起讨论问题。

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前,2021年7月,贝壳宣布收购圣都家装,早已开始谋划全局。如今,这些在低谷期的投入和战略调整都有了回报——虽从绝对数字上看,家装家居、租房业务目前在贝壳营收中占比不高,但其仍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且与房产经纪业务存在不断增强的协同效应,有很大的延展空间。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家装家居业务可比口径合同额同比提升108%,这其中来自房产经纪导流贡献超过 40%,一二赛道进一步协同;贝壳租房在管房源量已达16万套,这一业务服务的主要客群为青年人,这部分人未来将产生买房需求,从而促成存量房或新房交易,带来更长远的商业价值。

贝壳熬过了冬天,重新站在了春天里。但周期性波动的房产市场,并不会总是春光明媚。

而贝壳已经历过许多个四季。从上一个周期里爬出来,贝壳靠的是正确的战略和执行力,更深一层的,则是管理者对使命、价值观的传承,让组织保持韧性。

左晖始终信仰商业就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何为“难而正确”?左晖做过一番阐释——(做)战略是确定地点,确定地点之后,有无数条路可以过去,有容易的路,有难的路,我们往往选择难的路,“选择难的路,成功的几率其实是更高的。”

过去两年,贝壳走过的路不可谓不难。在这个春天,走“难走的路”的贝壳,也得到了难能可贵的丰收。

“我们太有机会了,我们是幸福的,住这个赛道足够我们驰骋、足够我们改造,这座山是实实在在矗立眼前的”,在纪念左晖去年两周年的文章《永远坚韧与乐观@2023,致敬老左!》里,彭永东写道,翻越第二座山,贝壳品出了左晖“所谋者”的“大”,大是视角的大,是能力的大,是价值的大。

“天花板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打开,看到的就是一个新世界。”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彭永东说。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