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大小新闻2月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玉林 通讯员 郭传义 姜乾 王凯 贾燕钊 王堃 摄影报道)农历正月十四,正值立春。一大早,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季家街道芦洋村中心大街上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腰鼓秧歌、传统高跷、艺术高跷、汉服渔灯......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渔灯节祈福巡游活动,沿途数千名游客和村民翘首观赏,叫好声与欢呼声从街头传至街尾,现场万人空巷。

昨天上午,烟台黄渤海新区第31届渔灯节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隆重举行。主会场大季家街道芦洋村渔灯文化广场的活动分为祈福巡游、开幕式、渔灯非遗展演、祭海大典四个环节,在古现街道八角渔港分会场同步举行花车巡游、民俗表演、祭海大典等活动。

早上8时20分,祈福巡游在芦洋村中心大街准时开始,锣鼓声响起,由5个方阵组成的150米巡游队伍瞬间将现场气氛点燃,热闹红火的氛围迅速弥漫在整条街道。双龙戏珠大型舞龙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瑞兽狮子在阵阵锣鼓声中在绣球引导下腾翻、扑跌、跳跃、登高,庆祝吉祥、祈求好运;传统高跷与汉服渔灯的结合,形成渔灯节的特色巡游方阵,巡游者着汉服、持渔灯,以舞蹈和队形变化进行表演,乌镇戏剧节古镇嘉年华的艺术家们,带来“非遗+戏曲”艺术高跷表演。

巡游队伍一路载歌载舞,最终来到芦洋村渔灯文化广场。灿烂的阳光下,上万名观众聚集在这里,渔灯非遗演出正式开始。“有渔船就有渔号,渔号是渔民长期从事海上劳动创造的歌,是团结一心的劳动之歌,是向困难和灾难发出的宣言,其号词语调豪放、坚定、有力,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渔号艺术团开始了非遗展演《渔家号子》,演员们身着传统打渔服饰,手拿渔网,展现出渔民出海前、船上劳作、再到丰收归来的各个场景。台下掌声不断,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的演出。

在古现街道八角渔港分会场,上午9时30分,伴随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村居文艺团体、秧歌队身穿节日盛装,打起锣鼓,扭起秧歌,舞起巨龙,海滨路成为花车的海洋,巡游队伍沿着海滨路一路行至八角渔港祭海大典现场。

渔灯是渔民在茫茫大海中辨识方向的指引,代表着吉祥,所以渔灯节一直是渔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渔灯节源于500年前,是烟台黄渤海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流传于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是胶东渔家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渔灯节是个老传统,从我记事起,每年都要去龙王庙祈福。”芦洋村村民丁学平今年已经69岁了,提起渔灯节,他有着许多的记忆:以前的渔灯都是每家每户用萝卜雕成的,中间用蜡油作灯。每年出海打渔,打到的鲅鱼或鲈鱼等都要留个最大的,等到渔灯节用,祈求来年渔获满仓。“渔灯节这个老传统不能丢,老百姓每年都盼望着办这个节日。”丁学平告诉记者。

“经历了三年疫情,今年是黄渤海新区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渔灯节活动。”在采访中,芦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广生告诉记者,现在芦洋村的养殖合作社和个体养殖户加起来共有60户左右,再加上外地的养殖人员,共有1000多人从事近海养殖工作。“通过举办这次渔灯节,各大媒体和平台主播都来到我们芦洋村,让全国各地都能够认识芦洋、知道芦洋,对我们村的水产养殖销售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相信今年的扇贝和牡蛎销量能够更好。”夏广生说。

有渔村即有渔灯,就有渔灯节。作为一种符号,渔灯穿越古今、穿越夜色、穿越风雨,见证了那些摇橹的年代,也见证了当代的发展。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充分发掘和弘扬渔灯文化,打造特色渔文化创意产业链,荣获“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称号、渔灯节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等系列可喜成果,推动传统渔家民俗和渔家风情焕发出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渔灯节”也已从渔民自己的活动变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海洋文化产业。

年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演变成一个个珍贵的文化符号,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构建出一个个充满年味儿的特殊记忆。渔灯节承载着美好的生活愿景,为勤劳朴素的胶东渔民盼来一个又一个的丰收之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