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推出一系列“双减”措施,坊间传言,今后只有一半的学生上高中,一半的要强制读职高。导致一些家长惶恐不安,感到孩子前途堪忧。事实上职教并非简单分流。日前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下简称《意见》)提出,国家将要大力发展技能型社会,创造多元的上升通道,让人人都能成才。
技能型社会建设分两步走
在《意见》中提出了两个时间点,一个是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第2个是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在这两个时间点中,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技能型社会。这是和目前追求的单一高学历相对的或者说互为补充的发展方向。
作为家长,首先要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减少过去经验对人生的束缚。曾经有段时间流行“知识无用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全民下海潮。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多的职业岗位追求高学历,街道办都在招海归、博士,让普通本科情何以堪?当下的教育和求职过于看重学历,导致很多家长认为职业学校学生上升通道狭窄,人生希望渺茫,必须砸钱砸时间补课,想尽办法挤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为了纠正基础教育的内卷,《意见》明确指出,国家将要大力发展技能型社会,创造多元的上升通道。
打通上升通道,重塑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尊重
怎样落实《意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发言人从三个方面给予了回答: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各省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二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加大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力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这三个方面如果落实的话,将实实在在地改变社会认知,重塑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尊重。一段时间以来,虽然技术工人的时薪不断提高,但是因为工作不稳定、缺乏足够的社会福利保障以及职业生涯上升的渠道狭窄,而导致人们歧视高级蓝领,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蓝领工作。随着继续教育和上升渠道的打通,越来越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将能够受到社会的尊重。记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考中专可以直接转农村户口为城镇户口获得铁饭碗,所以一大批优秀的农家子弟选择了升入中专而不是普高,这就是政策指挥棒的重要作用。
现在国家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中等教育的基础地位、高质量发展职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立起一个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和终身教育的轨迹,同时给以不低于学历教育的报酬。办学机制探索校企合作、中外合作,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增强国际话语权,这都将激励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教育多元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互通
对家长来说,要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让教育更加多元化,更适合每个人的成长,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有段时间成了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孩子的代名词,那时教育质量低下、教学管理落后、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不高,但是一旦从国家层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以致用,那么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就业。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当我们看到教育有多种选择,就会减少焦虑。孩子能够走学术型的道路,不妨往这方面去培养;如果孩子有更强的动手能力、更喜欢具体的实践操作,那么走职业化的道路、培养技术化的人才,也能够让他获得自信心和职业的尊严感。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非泾渭分明,国家已经在一些地区实行综合高中改革。所谓的综合高中,就是指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学生入校注册普高学籍,课程以普高课程为主,辅以技术类和专业选修课程。普高课程成绩优秀者可选择夏季高考考取学术型大学,职业课程成绩优秀者可通过春季高考考取应用型大学。过去中国大学绝大多数是研究型大学,未来会有三分之一以上大学改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还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这将增强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对口性,让教育路径更丰富更完善。(李峥嵘)